
开盘通知
已有1862人订阅该楼盘
东平房产网讯:全面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7167名困难残疾人领取生活补贴,17400名重度残疾人领取护理补贴;
投入1504万元,16000余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751名0-17岁残疾儿童享受到免费抢救性康复救助;
投入64.5万元,1308人(次)残疾人接受各类培训,70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映照着我县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坚实足迹,逐步兑现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五载春秋,行稳致远。我县残疾人事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东平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民生为本: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我县共有2.6万持证残疾人,2014年以来精准识别贫困残疾人3545户4470人。让这些因身体残缺而需要帮助的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为实现残疾人精准脱贫的目标,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开展稳定脱贫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从康复医疗救助、就学救助、就业救助、重灾救助等4个方面重点帮扶残疾人。政策实施以来,共帮扶困难残疾人3780余人次,帮扶资金260余万元。
全面享受各项惠残政策,办好残疾人证是基础。县残联进一步优化残疾证办理流程,积极推行网上申报、跨省通办、异地办证、急证当天出证、预约办证、上门办证等便民措施,残疾人证办理时限从30天缩短为7天。五年来,为1851名开展上门评残服务,“跨省通办”42件,“省内通办”57件。
残疾人兜底保障是做好基本民生改善的第一要求。县残联积极配合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医保局等部门,精准谋划、精准施策,建立起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的长效工作机制,政策、资金等各方面资源不断向贫困残疾人汇集,截至“十三五”末,经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县4332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2323名残疾人得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9839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得护理补贴即时办结率、次月发放率达到100%。城乡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2019年起,为全县所有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共赔付14人16.42万元。
针对托养难题,五年来,县残联累计投入250.9万元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1373人(次)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了多元化的托养服务;春节、助残日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669人次,发放慰问金27万元。
精准康复:让“折翼天使”重新飞翔
图片
家住县城的儿童小朵朵患有先天性耳聋,高昂的治疗费用曾让孩子母亲一度绝望。得知情况后,县残联第一时间联系了她,落实耳蜗植入和康复训练费用一共25万元。
“多亏残联这个救助项目,让孩子恢复了健康。听到孩子第一次喊出‘妈妈’的时候,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刻。”孩子妈妈说。
五年来,我县坚持把“让每一个残疾儿童享受高质量的康复服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着力完善残疾儿童康复制度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投入1000余万元,为全县879人次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10名听障儿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247名肢残儿童量身定做儿童矫正鞋,405名脑瘫儿童免费签约家庭医生,15名接受免费矫治手术。
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是残疾人走出困境的前提。五年来,我县为130名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为231名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住院和免费服药救助治疗,为各类残疾人免费提供轮椅、助听器、助视器、助行器等各种辅助器具4563余件,3121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残疾人康复服务率及康复满意率达100%。
教就助力:为梦想持续续航
虽然身体残疾,路途坎坷,但是焦丽娜依旧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
焦丽娜,肢体二级残疾,自主创业,2018年注册了山东晟宇广告有限公司,成了我县肢残人朋友圈中的创业明星。
“创业之初,手头比较紧张,县残联了解后主动找了我,给我介绍了残疾人创业扶持政策,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创业可以享受10000元的补贴。”焦丽娜说。现在每年公司营业额约100万元,如果当时没有残联的支持和指导,她的创业梦可能无法实现。
焦丽娜的故事并不是个例。求职求知的路上,残疾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成立于2015年的吉乐尼工艺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玩具生产与加工,负责人任淑风不仅自己创业致富,还带动帮扶周边残疾人就业,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还可以送货上门,实现在家灵活就业。目前,公司残疾职工就业比例达到20%。
为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县残联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省、市残联的各类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五年来,我县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23期,培训1373余名残疾人;为31名个体创业就业残疾人发放就业补助23万元,为10处各级残疾人就业基地发放扶持奖励资金55万元。
拥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是残疾人逐梦路上的重要助力。我县全面加强特殊教育,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61名残疾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就读。
“虽然我是残疾,生于逆境,但我从来没向命运低头,而是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努力拼搏。”家住梯门镇的李莹说,她接受了残疾大学生救助,目前在中国石油大学就读研究生。
从解决温饱到衣食无忧,从实现就业到安居乐业、筑梦远航,越来越多残疾人登上人生出彩的舞台——
李家泉,肢体四级残疾,旧县乡王古店三村支部书记,东平溢香食品公司创办者,主要生产阿胶制品,年收入50多万元;
周恩长,视力二级残疾,取得盲人医疗按摩资格证书,2020年注册成立周氏振腹推拿店,服务近2000位顾客;
5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得1金1铜, 焦丽娜设计制作的“四季书签”在全省残疾人创意设计作品大赛中获奖……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五年风雨征程,一路感恩相伴。小康路上,让我们携手同行。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来自: |
姓名: | |
手机: |
免费看房电话:0538-2820085
全部评论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