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盘通知
已有1862人订阅该楼盘
东平房产网讯: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文化是群众生活智慧的结晶。近年来,新湖镇着眼乡风文明建设,立足传统水乡文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各类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体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提振群众振兴乡村的“精气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张运河渡口遗址图、一盏煤油灯、一杆老秤、几个米斗、数个船锚……在新湖镇乡村记忆馆,丰富的图文资料、实物展陈、沙盘展示等生动再现了湖域水乡的传统文化、红色历史及旧村新风貌。一件件反映渔村风貌的老物件,展示了近百年来的渔乡文化和乡村历史发展,让村民们的共同记忆和浓浓乡愁有了良好的安放之所。
近年来,新湖镇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搜集、保护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以建设农村精神文化家园为重点,深入挖掘村情村史、移民精神、运河文化、农耕文化和历史名人等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本地实际,形成具有新湖特色的水乡文化。
新湖水乡文化将运河文化、武状元文化、红色文化、移民精神融为一体,在涵养群众文化积淀、引领乡村文化振兴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心,激发了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教育和引导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尊重优秀文化传统,发扬优良民俗家风,促进农村繁荣和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走进新湖镇综合文化站,广场上一群戏曲爱好者组成的文艺队伍正化着简妆认真地排练近期准备文化下乡的小戏;图书馆内,一群年轻人一边看书,一边交流着心得体会;书画室里,几位书画爱好者正挥毫泼墨,进行着创作……
近年来,新湖镇着力打造高标准基层文化阵地,投资45万余元建设了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的功能室和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文化站配有2名文化专兼职人员,有广场舞、乡村剧团等各支队伍共计23支260余人,各村根据村级实际情况设有乡村广场舞、曲艺队伍多支。围绕“文化便民、乡村振兴”的目标,配齐了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辅导培训室(多功能厅)、游艺活动室(棋牌娱乐)、书画室、国学讲堂(党员活动室、志愿者服务室)、历史文化展厅(当地历史文化沿革、风土人情、历史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展示。)等多个功能场地,阅报栏、道德宣传栏、健身器材、广场灯光、便携式音箱、乡村舞台等设备一应俱全,文化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厚,确保“群众活动有场所、娱乐休闲有去处”,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看戏不再远、看书不再少、休闲娱乐不再难,文化生活愈加多姿多彩,日子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动作一定要做到位,在展现出动作的标准美的同时还要展现出形体美和气质美。”在新湖镇文化站,来自县文旅局的专业老师,通过采取现场表演、集中授课、课后练习的方式,为新湖镇广场舞爱好者们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别开生面的舞蹈教学。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复练习,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节奏,学员们活力起舞,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
近年来,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新湖镇根据实际需求,投入大量资金,为全镇54个村配备了文体设施设备,完善村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文化阵地,组织开展了“送戏下乡”“新春送福”“乡村广场舞”比赛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大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给老百姓们送上了一道道别有风味的“文化大餐”。
“以前一到晚上就没啥活动了,如今可不一样了,广场上灯火通明,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应有尽有,还有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各种活动,真是在家门口就能看戏、看电影,日子过的越来越好啦。”新湖镇肖村村民说道。
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在无形间推动了社会治理,将小矛盾化解在农村文化大发展之中,化解在乡风文明发展之中,润物无声,带动着整个社会的文明新风尚。
下一步,新湖镇将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记忆文化品牌,丰富“美丽乡村”内涵,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得到文化的滋养,吃上“文化能量餐”,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加码”,共同谱写乡村文化振兴的美丽篇章。
姓名: | 手机号: *必填 | 来自: |
姓名: | |
手机: |
免费看房电话:0538-2820085
全部评论
回复(0)